戴明忠:昌吉市社火演變初探

2022年11月08日 21:41:21    來源: 天山網(wǎng)

  昌吉市社火活動由來已久,早在清初的康熙、乾隆時代就很紅火了;清代大才子紀曉嵐的詩詞即為佐證。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紀曉嵐因“漏言獲罪”,被謫戍新疆“效力自贖”。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春節(jié)時,紀曉嵐應寧邊(即昌吉城;昌吉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才被正式定名為昌吉縣的)通判邀請至寧邊城過春節(jié)。此間,紀曉嵐觀看了寧邊城的社火活動,對縣城商會社火班和農(nóng)區(qū)三工、六工遣戶社火班的表演是贊嘆不已,遂即興賦詩一首:

  簫鼓分曹社火齊,登場相賽舞狻猊。

  一聲唱道西屯勝,飛舞紅箋錦字題。

  這首詩的大意是:吹簫(借指吹嗩吶的人)擊鼓的人分列兩旁,社火表演的人齊刷刷地登場耍起社火來,其中也有舞獅子的表演。表演中還有載歌載舞的秧歌隊,他們聲聲唱的是西域屯墾的繁榮昌盛;在本場社火表演即將結(jié)束時,兩只站在高高桌面上的舞獅,突然張開大口,吐出兩幅用金粉書寫的錦聯(lián);一幅寫的是“風調(diào)雨順”,一幅寫的是“天下太平”。

  轉(zhuǎn)瞬百年,到了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新疆著名詩人尹紹萃也親臨昌吉,目睹了社火活動熱鬧的場景,并寫《唱秧歌》一詩以記之:

  粉頭花面舞婆娑,浪語風言信口哦。

  莫笑詞粗形態(tài)丑,沿街猶自看人多。

  ……

  時至今日,昌吉市的社火承襲前輩,并發(fā)揚光大,使這一大型民間藝術活動經(jīng)久不衰,且愈加繁榮。

  從昌吉市社火發(fā)展的歷史上看,其可分為傳統(tǒng)社火表演和現(xiàn)代社火表演兩大類。

  昌吉市傳統(tǒng)社火表演,源自清初。當時,為實施清朝廷“屯墾戍邊”的大政方略,昌吉成了新疆最早的軍屯、民屯地之一。來自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的大批軍、民次第進疆,被安置在各個屯墾區(qū)。同時,這些人也把原居住地的社火表演藝術帶到了新疆,后經(jīng)相互交流融合,就形成了新疆早期的社火表演形式。

  昌吉市傳統(tǒng)社火又分為小班社火表演和大班社火表演。小班社火表演一般需要30人至40人,其各自的角色分工,可從流傳在昌吉一帶的民謠中得知。其民謠是這樣說的:四個鼓子四個花,后面八個棒槌娃;左邊一個苕公子,右邊一個妖婆子;鼓樂人等場邊站,膏藥匠搖著撥浪鼓踏場子。所謂的四個鼓子,指的是四個手執(zhí)小鼓的彩扮生角,四個花則指的是四個手執(zhí)花棒的彩扮旦角,八個棒槌娃,指的是八個手執(zhí)類似洗衣棒槌的彩扮童子生角;苕公子為一彩扮男丑角,妖婆子則為一彩扮女丑角;鼓樂隊數(shù)人站在場子一邊打鼓擊镲,一伶牙俐齒,能說會唱的,自稱是賣狗皮膏藥的人(時稱膏藥匠,含有走過南,闖過北,經(jīng)多見廣之意的人)手持一把夸張碩大撥浪鼓在社火隊前,領隊和踏場子(類似內(nèi)地社火隊的傘頭角色)。

  大班社火表演隊,除具有小班社火表演隊的那些角色人等外,還增加了舞獅、耍龍、高蹺、跑驢、劃旱船、扭秧歌等表演者。其參與表演的人數(shù)達百人,甚至幾百人之多;場面恢弘壯觀,聲勢憾人魂魄。

  昌吉市傳統(tǒng)社火表演的情景大致是這樣子的:社火班進入表演場地后(一般選在一個比較平坦寬敞的地方),膏藥匠首先入場,他搖一把碩大的撥浪鼓,用秧歌舞步繞場一圈或兩圈后(為下面的社火活動踏場子),見圍觀群眾在場外基本安定下來,便面對觀眾邊走邊說一些民諺歌謠,方言俚語和即興之詞以吸引觀眾。時人謂之溜雜話或撂嘴子。這也算是整個社火活動中的一個“小節(jié)目”。

  膏藥匠所溜的這些雜話通俗上口、風趣幽默、極具喜劇韻味;一般只說不唱,偶爾也有溜上一段后再唱幾句的。說詞分韻白、散白兩種,唱則為民間小曲子。其內(nèi)容基本上為送財?shù)老驳募?,也有編說一段夸張、詼諧的小故事的。如:“我大哥名叫列龍,我二哥名叫列虎,單是我老三名叫列位”。

  本句說完,搖鼓(蹦噔噔、蹦噔噔、蹦蹦噔噔、蹦噔噔)。鼓聲停止,再繼續(xù)說白:

  “我大哥賣得是湯藥,我二哥賣得是丸藥,單是我老三賣得是狗皮膏藥?!保ū泥忄?、蹦噔噔、蹦蹦噔噔、蹦噔噔)。

  “我這狗皮膏藥與眾不同!”(蹦噔噔)

  “哪些個不同?”(蹦噔噔)

  “有幾種藥物配成”(蹦噔噔)“哪幾種藥物?”(蹦噔噔)

  “我用的虱子的肝花蟣子的心,癩瓜瓜的眉毛用半斤;”(蹦噔噔、蹦噔噔、蹦蹦噔噔、蹦噔噔)

  “燕雞子空中放了一個屁?!迸e起撥浪鼓指向天空。(蹦噔噔)

  “打起來的蹚土用半斤”落下?lián)芾斯闹赶虻?。(蹦噔噔?/p>

  “戈壁灘上的靈芝草,不多不少用七根。”(蹦噔噔、蹦噔噔、蹦蹦噔噔、蹦噔噔)

  “把藥放進煉丹爐,太上老君下苦工;煉了四十九天整,煉成的膏藥實在靈。”(蹦噔噔、蹦噔噔)

  “我拿膏藥去治病,貼到哪里都顯靈?!保ū泥忄?、蹦噔噔、蹦蹦噔噔、蹦噔噔)......

  “那一年闖王打北京,左眼中了一鏢令,哎呦呻喚不住聲,請我給他去治病?!保ū泥忄狻⒈泥忄猓?/p>

  “我鑿了他七八十鑿子,”(蹦噔噔)

  “挖膿挖了七八十勺子,”(蹦噔噔)

  “膏藥擠進去七八十橛子,”(蹦噔噔)

  “他立馬好了謝神靈。”(蹦噔噔、蹦噔噔、蹦蹦噔噔、蹦噔噔)

  “闖王一高興,封了我一個官可不小?。 保ū泥忄猓?/p>

  “多大的一個官?”(蹦噔噔)

  “騎馬騎不得,坐轎坐不得,封我一個步行跑的官?!?/p>

  扛起撥浪鼓用矮子步繞場一周,然后用新疆小曲子調(diào)唱道:“關二爺出關連斬五員將,古城壕邊又斬蔡陽。把一個小曲子不該拿來唱,頭公子(指社火隊中的苕公子)二花(指社火隊中的妖婆子)你們鬧一場!”

  膏藥匠唱完后立即退入后場,社火隊演出就正式開始了。

  先是耍龍,也稱舞龍,是傳統(tǒng)社火活動中的內(nèi)容之一。所舞的龍一般有九人組成,均為男性,其中一人舉龍頭,一人舉龍尾,其余的七人舉龍身。表演時以二至四條龍為宜(不用單數(shù));舞龍者相互配合默契,模仿龍的形態(tài),使龍活靈活現(xiàn);或騰飛于云海之間,或遨游于山川之上......舞龍結(jié)束時,要請在場的官員或德高望重的長者給龍點眼睛,以表示來年風調(diào)雨順、吉祥如意。

  繼而舞獅,也稱耍獅子,亦是傳統(tǒng)社火活動中的內(nèi)容之一。舞獅表演開始時,先由一名領獅者上場與觀眾見面,在抱拳施禮后,表演一套武術動作,先聲奪人。隨后兩只獅子上場(一只獅子由兩人扮演),跟著領獅者手中舞動的繡球起伏跳躍,騰挪翻滾,做出許多驚險美觀的動作,盡展獅子的各種形態(tài)。更甚者是兩只獅子在高高的木案上表演,直立、倒立、跳案等高難動作,深受觀眾的歡迎。

  跑驢,也是傳統(tǒng)社火活動中的內(nèi)容之一。這個表演節(jié)目是通過演繹一個故事進行的:春節(jié)時,一對年輕夫妻去女方家拜年,小伙子手拉韁繩前面走,小媳婦騎在毛驢(一人扮演)身上晃悠悠。途中遇到了一條水渠,小伙子一個箭步跳了過去??擅H怕水不肯過渠,任憑拉扯,它只是做一些前俯后仰的動作,結(jié)果把背上的小媳婦晃了下來。小伙子見自己的妻子被摔在地上,是又心疼又生氣,越發(fā)用力狠拉韁繩。韁繩斷了,小伙子摔了個仰板子,毛驢栽倒在渠邊邊。小伙子爬起來又跳過水渠,扶起躺在地上的妻子,然后踢了毛驢一腳;見毛驢一動不動,他只好用手去抬毛驢。毛驢發(fā)開了驢脾氣,就是不站起來。小伙子急得抓耳撓腮,無計可施。突然,毛驢自己站了起來,趁小伙子還未反應過來,報復性地踢了他一蹄子,然后撒著歡跑了。毛驢前面跑,小伙子后面追,經(jīng)一番折騰,小伙子終于制服了毛驢......整個表演妙趣橫生,引得觀眾笑聲一片。

  扭秧歌更是大班傳統(tǒng)社火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節(jié)目,根據(jù)表演形式和舞者手持的道具劃分,有彩綢秧歌、彩扇秧歌、綢帕秧歌、花棒秧歌、花傘秧歌等之說。表演者為簡單的彩扮:即身穿較為鮮艷的衣服,戴頭飾,穿繡花鞋等;人數(shù)不管多少,均要雙數(shù);基本步伐為秧歌十字步,兼有秧歌跳步或秧歌碎步。常表演的隊形有:二龍吐須、四門抖底、二馬分鬃、牡丹開花、蒜辮子、蛇蛻皮、卷菜心等。表演起來,前后銜接不斷,千變?nèi)f化,五彩紛呈,令觀眾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時至今日,昌吉市現(xiàn)代社火表演是在繼承傳統(tǒng)社火表演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而形成的。其主要表現(xiàn):一是取消了傳統(tǒng)社火中“膏藥匠”的角色,改變成了彩車開道。彩車的車頭及兩廂,裝扮形式美觀大方,且具有明顯的主題性,基本內(nèi)容是展示本土繁榮、發(fā)展成果及名優(yōu)特產(chǎn)等。彩車上站立街道居委會或鄉(xiāng)鎮(zhèn)領導和勞模、長者,寓意是干群一心、奮勇前進、國泰民安、前程似錦。二是在社火表演中還穿插了唐僧師徒西天取經(jīng)和憨態(tài)可掬的大頭娃娃、慈眉善目的老壽星及學習引進的二鬼摔跤等表演。三是在社火表演的節(jié)目中,增加了新疆多元文化內(nèi)涵,如在“跑驢”表演中,增加了阿凡提騎毛驢的風趣詼諧內(nèi)容;在“秧歌”表演中,增加了回族花兒、宴席曲,維吾爾族麥西熱甫、哈薩克族舞蹈等少數(shù)民族文化元素,體現(xiàn)了各民族和諧團結(jié)、同喜同樂、共建美好家園的精神風貌。四是增加了社火表演活動的時機,除在春節(jié)至元宵節(jié)表演之外,還在每年元旦、五一勞動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等重大節(jié)慶活動中表演,進一步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作者:戴明忠)

   (資料來源:昌吉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魏江濤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wǎng)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