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著沙漠看新疆丨沙生植物種出生態(tài)經濟雙贏

2025-06-14 15:17:46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6月13日,在且末縣防風治沙基地,一株株紅柳、梭梭及草方格守護著沙海。

  天山網-新疆日報訊(記者約提克爾·尼加提攝影報道)6月13日,在且末縣防風治沙基地,一株株紅柳、梭梭、沙拐棗傲立于大漠之上,猶如一條綠色長廊阻擋了沙漠的腳步。該基地自1998年成立以來,堅持生態(tài)治沙,高標準、高起點規(guī)劃實施防沙工程,建成面積約12.9萬畝的生態(tài)綠色長廊,有效阻止了沙漠由東向西移動侵蝕綠洲,區(qū)域小氣候和人居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沙塵暴、揚沙、浮塵天氣大幅減少,年平均降水量有所增加。

6月13日,工人在且末縣防風治沙基地查看滴灌設備。

6月13日,在且末縣老兵治沙隊,工人正在查看曬干的肉蓯蓉。

6月13日,且末縣老兵治沙隊創(chuàng)始人田來群在查看文冠果苗生長情況。

  且末縣三面環(huán)沙,沙漠面積超過了縣域面積的三分之一,在生態(tài)治理的基礎上,且末縣防風治沙基地積極探索沙產業(yè)發(fā)展之路,依托梭梭林發(fā)展肉蓯蓉產業(yè),實現生態(tài)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截至目前,全縣種植肉蓯蓉面積超10萬畝,其中該基地種植面積6.6萬畝。此外,基地還試種了花生、羅布麻、甘草等經濟作物,并取得成功。

6月13日,在唐農萬物(且末)生態(tài)科技有限公司實驗示范基地,工人在補植蛋白桑。

  與此同時,唐農萬物(且末)生態(tài)科技有限公司、且末縣老兵治沙隊等14家企業(yè)(大戶)參與到治沙工作中,種植沙棘、蛋白桑、肉蓯蓉、文冠果等作物,生態(tài)、經濟效益雙贏,用實際行動讓更多的沙漠變成綠洲。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李娜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