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新疆·飛手日記丨我撞見了雪山與草原牽手
2025-06-19 12:40:28 來源: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文/圖 楊軍
6月13日,作為飛手,我隨“新疆農(nóng)信·農(nóng)商銀行”航拍新疆大型全媒體采風(fēng)團,奔赴哈密一區(qū)兩縣進行采風(fēng)拍攝。哈密對我來說,是根,是魂,我在這里生活多年,也用相機記錄了它十幾年的模樣。如今無人機帶我飛到新的高度,讓我親眼見證這里的生態(tài)變化。
清晨的巴里坤草原還蒙著薄霧,無人機的螺旋槳快速轉(zhuǎn)動。鏡頭下,墨綠色、淺綠色、鵝黃色交織的草甸在風(fēng)里輕輕搖晃,草浪里,紅的、紫的、黃的野花星星點點,隨著風(fēng)時隱時現(xiàn)。成群的牛羊慢悠悠地走著,遠遠看去就像撒在綠毯上的珍珠,沿著蜿蜒的牧道移動。遠處的雪山閃著銀光,流云在藍天里慢慢飄,這畫面美得讓人喘不過氣。我趕緊按下快門,心里滿是感慨。
霧鎖東天山。楊軍 攝
曾經(jīng),巴里坤草原因過度放牧而退化,后來,政府出臺了禁牧、休牧政策。如今再來,草長高了,風(fēng)吹過時,草浪一波接一波,牛羊也比以前更壯實了。
巴里坤草原新景。楊軍 攝
當(dāng)無人機飛到新疆哈密河國家濕地公園時,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這哪里還是記憶中的模樣!過去,哈密僅有一座人民公園,市民在家門口找不到休閑納涼的好去處。如今,東西河壩兩條蜿蜒的藍色水系,在城市間穿梭流淌,河道水波蕩漾,陽光灑落河面,泛起點點細碎的金光。
當(dāng)無人機攀升至200米時,視野中的綠色愈發(fā)震撼人心,宛如給大地披上了一層厚實的絨毯??破罩参飯@內(nèi),檉柳虬枝蒼勁,楊樹挺拔高聳,沙棗樹錯落生長;蘆葦、芨芨草隨風(fēng)輕擺。曾經(jīng)難得一見的白鷺、白肩雕、白鸛等珍稀動物,如今也能見到其棲息覓食的身影。
巴里坤水庫的蓑羽鶴。楊軍 攝
沿著健身步道低空飛行,步道如一條珠鏈,串聯(lián)起“十園兩廣場”。亭臺長廊下,晨跑的人腳步輕快,孩子們笑著追來追去,廣場上音樂響起,大家跟著節(jié)奏跳舞,到處都是熱鬧的氣息。
哈密的街頭還藏著不少驚喜。哈密市委、市政府把邊角地、閑置地都利用起來,建成了27個口袋公園。這些小巧的公園就像綠色的寶石,鑲嵌在城市里,出門走幾步就能進去坐坐、歇歇腳。
伊吾縣的幻彩湖,每次來都讓我驚艷。湖水就像會變魔術(shù)的調(diào)色盤:晴天時藍得像大海,日落時被晚霞染得綠里透紅。湖邊,紫色、黃色、藍色的馬蓮花成片盛開,草長鶯飛。圍欄里的牛羊悠閑地吃草,和這美景融在一起,這就是生態(tài)保護最好的樣子。
幻彩湖美景。楊軍 攝
哈密生態(tài)蝶變的背后,離不開當(dāng)?shù)卣某掷m(xù)發(fā)力。就拿蘭新鐵路沿線的紅旗村站附近來說,曾經(jīng)這里黃沙漫天,風(fēng)沙大時連窗戶都不敢開。但治沙人沒被嚇倒,他們彎腰用麥草扎成方格,一格一格在荒漠鋪開。如今再去看,那些草方格早已長出梭梭、檉柳,連成一片,風(fēng)吹過時枝葉沙沙響,牢牢擋住了風(fēng)沙。
防風(fēng)固沙草方格。楊軍 攝
拍攝結(jié)束,翻看相機里的照片,我心里無比感慨。從草原變綠,到城市添彩,再到沙漠變綠洲,每一處變化都藏著太多人的心血。政府想辦法、出政策,治沙人風(fēng)吹日曬、默默堅持,老百姓也積極配合。這一點一滴的努力,才讓哈密有了今天的模樣。
我慶幸能用鏡頭記錄下這些變化,也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哈密的美,一起守護這片土地。因為這里的每一抹綠,都連著我們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愿東天山腳下的這份綠色脈動,永遠鮮活、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