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丨每年百萬游客尋味昌吉小吃街

2025-07-22 21:59:57    來源: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 姚剛

  清晨,昌吉小吃街的空氣浸滿了油糕出鍋的濃香?!靶』蒎\”油糕店里,員工熟練地翻動漏勺,金黃的油糕在熱油中翻滾膨脹,嗞嗞作響,香氣勾人?!艾F(xiàn)在銷量里游客占到90%,河北的、湖南的、上海的……全國各地的都有。”店主馬殿英笑著說。這份代代相傳的油炸糕手藝,和小吃街上四十多家餐飲店一道,每年牽引著百萬游客的舌尖與足跡匯聚于此。

昌吉小吃街全景。俞卓攝

  昌吉小吃街的店鋪大多是一些手藝精湛、聲名在外的經(jīng)營者入駐的。2008年之前,馬殿英的小店只賣油糕,主要靠本地熟客光顧。如今,隨著各地游客涌入昌吉,他店里一天能用掉500公斤面粉,光油糕的銷售額就有5000多元,點心品種也豐富到了38種。包裝也悄然變了模樣,從以往的大包裝變?yōu)槿缃袷⑿械木滦》菅b和花樣混搭的禮盒,“這樣游客就能一份禮盒嘗到五六種不同的味道,淺嘗多種也不浪費。”馬殿英解釋著變化。他的小店也從最初的夫妻檔,發(fā)展成為昌吉市擁有兩處店面的品牌,員工隊伍也壯大了不少。

  在小吃街負責人俞卓看來,這里正是天南地北口味交匯的縮影。47家店鋪里,四分之三都是傳承多年的老字號,既有和田風味的烤肉、烤蛋,也有本地的油炸糕、土雞燉芋芋、九碗三行子、沙朗刀克,還有雙皮奶、現(xiàn)磨咖啡、特色奶茶等新花樣。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擠滿店鋪,只為嘗一口地道的新疆風味。

  經(jīng)營傳統(tǒng)美食九碗三行子的馬艷紅,從父輩那里傳承了手藝。看到游客想嘗遍多種美食又擔心份量太大,她特意推出了兩人份的菜品?!皝砺糜蔚娜宋缚谟邢薜雵L的多,我們分量做小些,他們吃了我們的,好再去嘗嘗別人家的?!睘榱俗尭嗳讼矚g這道菜,她也在食材上下功夫,選用更優(yōu)質(zhì)的羊肉并精心調(diào)味?!坝眯淖龊妹恳坏溃巢脑鷮?,手藝到位,大家自然喜歡?!毙〕越稚?,創(chuàng)新的融合搭配也受到游客青睞,比如沙朗刀克配炸薯片,奶茶與咖啡相遇,新舊的碰撞在舌尖綻放。小份菜、融合菜的流行,正是商戶們貼心滿足游客需求的體現(xiàn)。

昌吉小吃街特色美食。俞卓攝

  阿克陶縣人阿吉古麗·肉孜如今在小吃街幫工。她把放了藏紅花的烤鵝蛋遞到來自各地的游客手中,看著周圍生意紅火的店鋪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她也暗暗攢勁:“這地方好,人流旺,好好干,爭取以后自己也開個小店。”

  傍晚的小吃街熱鬧更甚。手鼓敲響節(jié)拍,悠揚的民族樂曲在街心舞臺流淌,美食香氣里融入了歌舞的韻律。操著不同鄉(xiāng)音的游客邊吃邊看,本地市民也攜家?guī)Э诩尤肴肆?。大家圍著美食,談笑著,分享著。俞卓觀察著這一切:“游客的需求在變,商戶要跟上。而這背后,是人們天然的需要,需要互相交流、分享美好體驗。食物往往就是最天然的橋梁?!边@熱鬧的小吃街,成為了天南地北來客自在相處、分享美食與歡樂的大平臺。

  夜色漸深,小吃街依舊是人聲鼎沸的歡騰之地。乘涼的游客品味著小吃,馬殿英則將精心分裝、包裹嚴實的各式糕點打包裝箱。帶著芝麻核桃香味的包裹,奔向上海、廣州的食客手中,甚至走得更遠。這一份份來自昌吉的味道,就這樣連接起了遠隔千山萬水的無數(shù)人。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劉芳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wǎng)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