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陶瓷潮玩,出自牛家土窯

2024-01-23 16:03:30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蓋有軍 通訊員 劉鑫承

  1月19日上午,在位于呼圖壁縣五工臺鎮(zhèn)河西社區(qū)自家的制陶工坊里,24歲的牛金鹿正對他近期試制的一批絞泥茶罐陶坯進行最后修整。

1月19日,牛金鹿在對絞泥茶罐坯體進行修整。劉鑫承攝

  “這種絞泥茶罐的制作技法,和我家之前制作鈞瓷茶具的方法類似,但制作材料不相同?!迸=鹇拐f,去年的一天,他突發(fā)奇想,把白陶泥和新疆紫砂泥混合在一起,按照傳統(tǒng)技藝手法進行淘泥、摞泥、拉坯、成形、修坯、上釉、燒窯、成陶。令他驚奇的是,最后燒制出的成品表面,既有白陶泥的花紋,又有新疆紫砂泥的質感,很獨特。

  “目前我還在試驗,看怎樣能讓這兩種延展性不同的泥材,經過不同的配比后,制成的產品更圓潤、更美觀。”牛金鹿說。

圖為牛金鹿燒制的印章、筆架、筆筒、鎮(zhèn)紙、擺件等文創(chuàng)產品。牛金鹿供圖

  牛金鹿的祖籍是河南省許昌市,許昌所產鈞瓷舉世聞名。2000年,在牛金鹿不滿一歲時,他的父親牛喜亮帶著一家人輾轉來到呼圖壁縣五工臺鎮(zhèn)扎下了根。

  “我家的制陶技藝傳到我這已經是第五代人了,老祖宗的手藝既不能失傳,更得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迸=鹇拐f,這幾年,在父親牛喜亮等人的幫助下,他在傳承傳統(tǒng)手工制陶技藝的基礎上,不斷研究改良工藝和產品,讓傳統(tǒng)陶藝不斷“煥新”。

  牛金鹿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馕坑建造后容易掉土。針對這一情況,他潛心研究,研發(fā)出一種土陶馕坑內膽,使用起來既耐用又衛(wèi)生,深受業(yè)界歡迎。去年,這款產品訂單額達30多萬元,產品銷往全疆各地。

  將“潮”玩與傳統(tǒng)手工陶瓷制作相結合,是牛金鹿近幾年不斷探索的事。

1月19日,牛金鹿(右一)與父親牛喜亮探討素陶蘑菇屋的品相。劉鑫承攝

  從2022年開始,牛金鹿嘗試在陶泥中,加入不同的微量礦石料,然后在不同溫度下燒制,從中選取成型最好、釉面著色最佳的產品進行批量化生產。去年,牛金鹿設計制作出了陶泥印章、筆架、蘑菇屋等富有新意的文創(chuàng)產品,受到市場青睞。去年11月,牛金鹿購買了一臺小型電熱爐,專門用來燒制他設計制作的文創(chuàng)產品,產品出窯時間由過去的7天以上縮短至3天。利用這臺電熱爐,牛金鹿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試驗,已經燒制出了鈞瓷、新疆紫砂瓷、絞泥茶具、素陶、傳統(tǒng)黑釉等多種個性十足的產品。

  2023年4月,由牛金鹿和父親傳承的“傳統(tǒng)民用手工陶瓷制作技藝”被列入呼圖壁縣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并已申報昌吉回族自治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范國斌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