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祚新春|“龍”重登場 尋覓新疆文物中的“中國龍”

2024-02-08 11:24:38    來源: 天山網(wǎng)

·“”祚新春·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記載:“龍,麟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龍,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文明的象征。

  不論是漢字“龍”形象的演化,還是不同時期器物上龍圖案的嬗變,或是有關龍的典故、民間習俗,它始終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瑰麗的想象力和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

  在我國,出土了很多“龍文物”,它們雖然形象迥異,卻被賦予了特別的深意。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精美、有趣的新疆“龍文物”,領略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龍文化。

雕刻在石碑上的“龍”

  “金湯永固”碑

  日前,烏魯木齊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金湯永固”碑入選“龍起中華”——中國龍文化百館聯(lián)展,將在河南、安徽、湖北等地文博場館線上平臺及場館以圖片形式展出。

  “龍起中華”——中國龍文化百館聯(lián)展由河南南陽唐王府博物館聯(lián)合全國各地文博機構,以龍為主題,選取來自全國各地博物館館藏文物300余件,以圖文形式在線上及線下展出,使全國觀眾對中國龍有一個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

  本次入選該展覽的“金湯永固”碑是烏魯木齊市博物館館藏的重要文物,因刻有“金湯永固”四字而得名。

  該碑于1988年出土于烏魯木齊市紅旗路中段,其質地為硬質砂巖石,殘高94厘米、寬94厘米、厚24厘米。方首額面深浮雕雙龍戲珠紋樣,龍爪下部豎行陰刻楷書“金湯永固”四字。

  經(jīng)過專家團隊考證,石碑出土處就是1763年修建的迪化城西墻護城河的位置,“金湯永固”碑應是奠基碑。

  曾參與“金湯永固”碑發(fā)掘工作的已退休文博工作者霍昕說:“‘金湯永固’碑所蘊含的價值對于厘清城市發(fā)展歷程有著重要價值?!?/p>

  如今,“金湯永固”碑展陳于烏魯木齊市博物館,向參觀者講述烏魯木齊的歷史故事。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格登山位于昭蘇縣城西南5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這里矗立著一座近3米高的石碑,它是由清乾隆帝親自撰文的紀功碑。

  格登山,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平定準噶爾之亂的決勝地。為紀念平定準噶爾之亂的最終勝利,乾隆皇帝親撰“平定準噶爾告成太學碑文”,勒石太學,“平定準噶爾勒銘格登山之碑”勒石格登山。

  經(jīng)歷了200多年風雨滄桑的格登碑,雖然碑文日漸斑駁,但它見證了前人金戈鐵馬的過往,也見證著一代代守邊護邊人默默奉獻的一生。

  格登碑碑身高2.59米,寬0.83米,厚0.27米。碑額鐫刻盤龍浮雕,正面刻有“皇清”,背面刻有“萬古”;碑座是大海日出的浮雕圖案;碑身正面刻滿、漢兩種文字,背面刻蒙、藏兩種文字。

格登碑。圖片由昭蘇縣文物局提供

  “碑文中詳細記載了清軍平定準噶爾的作戰(zhàn)經(jīng)過和輝煌戰(zhàn)績,以及漢唐時期中央政權對西北邊疆地區(qū)‘漢置都護,唐拜將軍’的歷史?!闭烟K縣文博院院長、文物局局長烏云其米格說,看上去并不巍峨的格登山,也因此碑聲名遠播。

  清朝晚期,國力衰落,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俄伊犁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割讓西北土地。正因為有了這座巍峨矗立的歷史豐碑,劃界時,沙俄才未能侵吞更多中國疆土。

  格登碑像一個堅定的戰(zhàn)士,駐守在邊境線上。

  “建修博克達山廟記”石碑

  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館藏一塊“建修博克達山廟記”石碑。碑額為半圓形,紅褐色砂質巖地,高60厘米,底長76厘米,厚14厘米。正面浮雕有二龍戲珠,為對稱的兩條彩繪龍,龍身雕刻成魚鱗狀,涂藍色顏料,兩條龍的頭部相向對著一個帶有火焰紋的圓球,中間題記為陰刻填紅顏料篆書的“建修博克達山廟記”。

  碑身基本呈長方形,紅褐色砂巖質地,下部殘。寬76厘米,殘長77厘米,厚17厘米??瑫幙虧h字26行,682字。所刻文字內(nèi)填橘紅色顏料。

  2010年9月30日至10月23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天池景區(qū)博克達山廟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時,發(fā)現(xiàn)該碑。博克達山廟又名博岳廟、博格達山神廟,簡稱山神廟。始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六月。光緒十五年五月完工建成;光緒十六年歲次庚寅,新疆布政使魏光燾為山廟的落成撰文立碑。光緒十八年(1892年),清政府頒發(fā)博格達山神廟額:“復幬遐陬”。取意吉祥的帷幛覆蓋著遙遠的邊疆,以示皇恩浩蕩,恩澤邊疆。博克達山廟廢棄的年代,應該是清末至中華民國建立初期。

  天山博克達峰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地標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一直是中西部民眾、商旅行客、文人墨客的推崇地,其中蘊含的中國傳統(tǒng)的“天崇拜”“天下觀”等思想。

  《左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弊郧亟y(tǒng)一中國后,山川祭祀逐漸成為國家權力網(wǎng)絡中標志性的符號,象征中央政府對四方土地的管治權。清朝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乾隆時期將博克達山等列入官方祀典,具有極為重要的政治意義。清代新疆地區(qū)的官主祭祀,是自上而下的國家政治精神、文化運作在新疆地區(qū)物化的儀式象征,這種自上而下的國家行為在表達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政治意義,是清政府將新疆納入中原王朝統(tǒng)治秩序中的重要象征。

  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至1759年),清朝先后平定準噶爾貴族叛亂和大小和卓叛亂,統(tǒng)一新疆。其中在平定準噶爾貴族叛亂進軍新疆時,乾隆兩次頒發(fā)《告祭博克達鄂拉文》,班師后又頒發(fā)《歲祭博克達鄂拉文》,將其“置于祀典”,列為官主山川祭祀。

  所謂官主山川祭祀,是指由清政府官方主持的在新疆地區(qū)舉行的山川祭祀儀式。此石碑的出土是清王朝在新疆地區(qū)實施官主山川祭祀制度的有力證據(jù)。清代新疆地秩于“西域祀典”的山川共有26處,主要分布在北疆24處(其中伊犁地區(qū)16處),南疆2處。

  清政府官主山川祭祀的意義首先是統(tǒng)治者廣泛吸收了中原地區(qū)文化中的一些信仰和觀念和滿族原有薩滿教相互融合,形成了清代獨具特色的祭儀與多神崇拜體系,祭祀山川活動已成為這一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歷來受到清政府的重視。其次,舉行山川祭祀大典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起到獲得新疆地區(qū)民眾精神認同的作用,西域許多部族長久以來就有祭祀山川的習俗,如在博克達山,“番人過此必肅然下馬,如見所尊,未喻其故或曰畏博克達山之神也”,南疆“額魯特、土爾啟特人等,遇大山則祭之或插箭一枝于地,或擲財物少許,謂之祭鄂博”。

  毫無疑問,《建修博克達山廟記》碑的發(fā)現(xiàn),對于相關山川祭祀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為清代新疆地區(qū)歷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雕刻在銅鏡上的“龍”

   銅鏡,是古人映照顏容的用具,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古人在銅鏡中照見了自己,照見了天地,便將自己的思想意志與精神追求雕鏤在了銅鏡上。

   四神十二生肖鏡銅鏡

  四神十二生肖銅鏡出土于拉甫卻克墓地,該墓地一共出土了兩面唐代銅鏡,另一面是“上方作竟”龍虎紋鏡,均保存完好,紋飾精美清晰。

  拉甫卻克古城位于哈密市伊州區(qū)五堡鎮(zhèn)。2019年考古工作者在這座古城附近發(fā)現(xiàn)了佛寺建筑、倉儲遺址和古城居民的墓葬區(qū),之后的考古發(fā)掘中,出土四神十二生肖鏡、“上方作竟”龍虎紋鏡、開元通寶、薩珊波斯銀幣等珍貴文物。

拉甫卻克墓地出土的四神十二生肖鏡銅鏡。哈密市博物館供圖

  這面四神十二生肖銅鏡呈圓形,以四神和十二生肖為主的元素,分布在鏡面上。鏡中心為圓座圓鈕,以鈕為中心用弦分為三區(qū)。內(nèi)區(qū)浮雕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神獸;中區(qū)分十二格,每格一生肖,以順時針方向浮雕出十二生肖動物;外區(qū)飾一周三角鋸齒紋。

  “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順陰陽?!惫苁胁┪镳^館長嚴楓介紹,四神的概念從商代萌芽。漢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就被視為祥瑞,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方。人們認為四神可以辟邪鎮(zhèn)魔,調(diào)順陰陽。魏晉南北朝時期,四神的形象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銅鏡上。十二生肖分別對應十二地支,用于銅鏡的紋飾裝飾,是從隋代開始出現(xiàn)的,唐代比較流行,“四神十二生肖銅鏡不僅在人們?nèi)粘I钪邪缪葜匾巧揖哂胸S富的文化內(nèi)涵,表達了人們對天地萬物的敬畏和尊重,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p>

  該銅鏡出土時中部有裂痕,正面光可鑒人,背面紋飾高浮雕清晰,內(nèi)區(qū)四神獸威風凜凜,姿態(tài)生動活潑。中區(qū)十二生肖形象動物浮雕紋飾清晰可見,形態(tài)栩栩如生。整面銅鏡雖然歷經(jīng)千年歲月,但紋飾非常精美,其氣韻與細節(jié)的描畫可見當時工藝的高超與藝術表現(xiàn)的細膩,是一件十分難得的唐代銅鏡珍品。

  “上方作竟”龍虎紋銅鏡

哈密市博物館展出的“上方作竟”龍虎紋銅鏡。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該鏡上鑄有“上方作竟佳且好,明而日月世少有,刻治今守悉皆在,長□□二親矣□”28個漢字。銘文大致意思是,制鏡匠人自詡技術高超及吉祥祝福語。這類銅鏡在漢代中原墓葬出土較多,在新疆屬于首次發(fā)現(xiàn),體現(xiàn)了唐代哈密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

 繡在地毯紋錦上的“龍”

  四爪龍紋地毯

  新疆是地毯的故鄉(xiāng),也是世界地毯的起源地之一。新疆地毯以其絢麗獨特的圖案藝術,在我國地毯發(fā)展史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

  在自治區(qū)博物館二期新疆文物總店里,一張橫掛于大廳醒目位置的巨幅龍紋地毯,彰顯著它的雍容華貴和與眾不同。

新疆文物總店展示的龍紋地毯。阿迪力·阿布力孜攝

  新疆文物總店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張龍紋地毯是該店從民間征集而來。經(jīng)自治區(qū)博物館相關專家鑒定,該地毯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自治區(qū)博物館館藏的同時期地毯風格相似,其年代應該在清代中晚期,屬于栽絨地毯,距今有百余年歷史。

  這張龍紋地毯長4.78米、寬1.8米,以紅色為地,主題紋樣是兩兩相對充滿動感的8條龍紋圖案。特別是4條大龍,龍口大張,似乎在呼風喚雨,翱翔于空中,飛龍的四周散布著假山、云朵、小鳥等,整張?zhí)好嫔珴娠枬M、圖案清晰。

  據(jù)相關專家介紹,由于該毯使用的是植物染料,甚至有名貴中草藥染料,因此染出的色彩濃艷、柔和、沉穩(wěn),色澤保存長久,氣韻高貴典雅。

  “龍紋是帝王專用紋飾,五爪龍紋是皇帝專用,四爪龍叫‘蟒’,是王爺?shù)忍卦S使用的龍紋。這件龍紋地毯上的飛龍均為四爪龍,因此,有可能是親王或者王爺?shù)仁褂玫牡靥?。”自治區(qū)博物館相關專家介紹。

  清朝時期,歷代皇帝對西域地毯均喜愛有加,乾隆皇帝尤其喜歡龍紋地毯,而且時常指導地毯的設計方案。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清宮地坪臺上鋪的“栽絨木紅地五條龍地坪毯”粗糙殘舊,準備撤換。有“番草樣”“云龍樣”兩種畫樣選擇,乾隆看中后者。于是,乾清宮從地坪到臺階,全鋪上了龍紋地毯。

  雍正皇帝對鋪在宮殿的地毯圖案也比較重視,曾下御旨不讓在殿內(nèi)鋪龍紋毯,因為,他認為龍紋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不易踩踏,于是下旨將其更換成花卉紋地毯,但要求花卉紋飾要做出龍紋的華貴大氣。

  由于西域地毯深受皇帝喜愛,新疆各地的伯克貴族們經(jīng)常進京貢獻地毯、和田玉石、艾德萊斯綢等物品。相關專家分析,這條龍紋地毯有可能是本地手工藝人根據(jù)清宮龍紋圖案編織而成,對龍的神態(tài)把握十分到位,龍紋圖案具有京式地毯風格。  

  黃地菱格龍璧紋錦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館藏珍貴文物。自漢代開始,新疆正式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與中原地區(qū)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2002年,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老開屏墓地出土的黃地菱格龍璧紋錦就是最好的詮釋,它直接實證了西域與中原之間在物質文化和生產(chǎn)技術等方面的交往交流。

黃地菱格龍璧紋錦。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提供

  黃地菱格龍璧紋錦是漢晉時期的遺存。殘長30厘米、寬17.5厘米,質地為絲,經(jīng)錦,黃色底,滿鋪菱格紋,菱格內(nèi)織有飛龍、玉璧以及柿蒂花紋。

  作為絲綢大家族中的一員,錦在漢代工藝技術就已非常成熟。絲綢之路開通后,色彩絢麗、工藝精美的織錦通過絲綢之路來到西域,在這里廣受歡迎,豐富了西域服飾文化,也體現(xiàn)了西域各部族對中原文化的向往與認同。黃地菱格龍璧紋錦上飛龍的形象,表明在漢晉時期,龍已經(jīng)是當時社會生活中流傳相當廣泛的一種文化意象了。

雕刻在金屬上的“龍”

  八龍紋金帶扣

  八龍紋金帶扣長9.7厘米,寬5.9厘米,重約48.45克。1975年,由考古工作者在焉耆回族自治縣黑疙瘩墓地發(fā)掘出土,屬于漢代(公元前206年至220年)遺存。是新疆博物館館藏的一件精品文物。

  作為國家一級文物,這件金帶扣圖案設計精巧別致,方尾圓首,呈馬蹄形,由金質模壓捶揲成型,表面凹凸起伏,立體感較強。

  八龍紋金帶扣的珍貴不僅僅因其材質為黃金,更重要的是其雕刻工藝十分精湛。它雕有的1條大龍和7條小龍,在激流漩渦間翻騰跳躍,首尾相顧,揚爪擺尾,動感十足。特別是龍身多處鑲嵌有綠松石和紅寶石,這些寶物雖然多數(shù)已脫落,但并不影響美觀。

  “這件八龍紋金帶扣有力地實證了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后,漢代中央政權加強了對西域的有效統(tǒng)治,是中原與西域政治、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的重要物證?!弊灾螀^(qū)博物館研究館員阿迪力·阿布力孜認為,八龍紋金帶扣應該是漢朝皇帝對西域焉耆王的賞賜,是國家通過封賞贈賜實施邊疆地區(qū)治理的具體體現(xiàn)。

  對龍銅環(huán)

對龍銅環(huán)。 自治區(qū)博物館資料圖

  早在遠古氏族社會時期,龍圖騰就在黃河流域誕生。先秦時期,龍文化已經(jīng)得到廣泛傳播。

  對龍銅環(huán)出土于新源縣七十一團漁場墓葬,年代在公元前500年。該文物直徑37厘米,高5厘米,青銅鑄造,環(huán)體中空,內(nèi)側有一條開口,表面起凸棱紋,環(huán)圈的前部為吻部相對的兩個龍頭,頭部后圈身為龍身,銅環(huán)紋飾精致,制模和鑄造工藝非常成熟。

  相關專家推測,它可能是當時祭祀使用器具,其造型與伊朗出土的文物風格相似,是先秦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

  龍鳳紋銅器柄首

龍鳳紋銅器柄首。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提供

  龍鳳紋銅器柄采集于樓蘭故城遺址,現(xiàn)藏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年代在漢晉時期,高5.7厘米、寬4.8厘米,質地為銅。

  研究人員推測,它可能為一件銅器的柄首,柄首頂端鑄有龍紋圖案,邊框內(nèi)鑄有鳳紋圖案,龍尾與鳳頭相連,呈現(xiàn)龍飛鳳舞狀, 形象逼真,極富動感。

雕刻在木頭上的“龍”

  彩繪龍首木雕

彩繪龍首木雕。圖片為庫車市龜茲博物館提供  

  彩繪龍首木雕出土于蘇巴什佛寺的一處墓葬,年代在南北朝時期,其被發(fā)現(xiàn)時位于墓葬彩棺立柱上鉚接處。該文物現(xiàn)藏于庫車市龜茲博物館,長14.5厘米、直徑13厘米,圓木雕刻,頸部是鋸出來的平面,眼眶后頂有一方孔,龍首顏色雖已脫落,但其威猛雄偉的形象卻雕刻得栩栩如生。

  考古資料顯示,阿克蘇地區(qū)曾出土木雕龍首構件、木龍首柱頭、龍形銅帶鉤、龍紋銅鏡、“龍形象”壁畫等很多漢至唐代的遺存。這充分說明龍紋飾在這一時期不僅應用到當?shù)厝松钪?,龍崇拜也已?jīng)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繪制在瓷器上的“龍”

  龍舞海浪盤

龍舞海浪盤。自治區(qū)博物館資料圖

  龍舞海浪盤出土于霍城縣阿里麻里古城,現(xiàn)藏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年代為元代,其高7.5厘米、口徑33.8厘米、足徑11.5厘米。該器物敞口,寬沿,通體施青釉,盤底有一條舞動的龍紋,內(nèi)壁飾有卷浪紋,外壁刻劃一周蓮瓣紋。

  這里曾出土一批元代珍貴瓷器,這些遺物無論是賞賜給駐軍宗王將領的饋贈品,還是商旅貿(mào)易的民間瓷,均反映了元代絲綢之路經(jīng)濟貿(mào)易的繁榮,見證了元代中央政府與西域血脈相融的歷史。

 ?。ㄕ暇庉嫞何航瓭?素材來源:新疆日報微信公眾號、新疆是個好地方微信公眾號、烏魯木齊晚報)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 羅玲 王昕冉 崔導勝 ]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wǎng)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