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場中總能看到馬的身影

2023-05-05 18:24:54    來源: 天山網

騎著馬,走過平坦的河谷

騎著馬,越過高聳的山峰

騎著馬,跨過湍急的河水

揚起的塵土是它們奔跑的痕跡

滾滾的煙塵是轉場特有的氣勢

圖片

巖上松攝

山谷間、草場上、河道旁

處處可見那浩浩蕩蕩的羊群牛群

間夾著幾位騎馬的牧人和背著行李的駱駝

所過之處塵土飛揚,煙塵滾滾

構成一幅幅頗為壯觀的遷徙畫卷

  轉場是哈薩克族牧民延續(xù)了千百年的生活方式。即使到了現代社會,牧民都已經實現了定居生活,但每年的轉場還在繼續(xù)。
  牧民將轉場當作了生活本身形成了僅有新疆才有的游牧生活……
  《山河新疆》第二季人文地理紀錄片依托新疆的獨特蔥郁綠洲、廣袤草原、湛藍湖泊、逶迤雪山、蒼茫戈壁、浩瀚沙漠、絲路古道、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文旅資源,以真實人物故事為表達主脈絡,通過超高清4K人文、自然、地理視覺影像為觀眾呈現新疆。

圖片

阿爾達克·拜斯汗攝

圖片

  牧民正趕著羊群轉場。每年6月上旬,是裕民縣哈拉布拉鄉(xiāng)夏季轉場時節(jié),牧民趕著牛羊、牽著駝隊陸續(xù)轉往夏牧場。夏季轉場“大遷徙”成為草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楊化光攝

  “轉場”,就是依照牧草生長周期,有序地為牲畜轉移草場,是游牧民族在長期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獨特游牧文化。在新疆廣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場,由于草場隨山地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具有分帶性,牧民們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節(jié)利用不同高度草場的遷徙游牧方式。轉場時,牧民們攜子女及親屬,組成馬隊或駝隊,帶著帳篷、生活用品,趕著畜群一起大遷移,逐水草輾轉而居。

  新疆的轉場大致以天山山脊為界,以北的阿爾泰山、準噶爾西部山地、天山北坡實行四季三場輪牧,即春、秋兩季在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地帶的春秋牧場,夏季在高山、亞高山和森林草甸上部的夏牧場,冬天在中低山、平原河谷和沙漠地區(qū)的冬牧場;以南的帕米爾高原、昆侖山、天山南坡則是四季兩場輪牧,即夏季和秋季在高山地區(qū)放牧,冬季和春季在中高山地區(qū)放牧。

  而在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邊緣草甸和河谷草甸地區(qū),全年氣候較高山地區(qū)穩(wěn)定、溫暖,四季皆可放牧。

  不同季節(jié)在不同海拔處的草場放牧,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草場資源,同時在某高度放牧時,其他高度的牧草得以恢復,有效保護了草場資源, 促進了牧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

  從牧民放牧的角度來看,草地與水源是滿足牧民放牧的兩個基本條件,牧民在冬夏牧場之間的轉場,體現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轉場可以及時給牲畜提供優(yōu)質牧草,保證牲畜的成長和數量的增加;轉場可以使畜牧生產專業(yè)化;轉場可以使各種牲畜自然淘汰,有利于品種優(yōu)化。

  春季(3、4月份)時,氣溫回升較快,牧民沿著山地開始向上“遷徙”,夏季(7、8月份)時,隨著高山冰雪融水的補給,高山草甸的草長勢良好,滿足了牲畜的需求。

  隨著秋冬季節(jié)的來臨,尤其在山地區(qū)域,氣溫下降較快。到了冬季,高海拔的山地上還會出現強風、暴雪等惡劣天氣,所以向下遷徙比上山的速度要快。

  到了冬季,牧民就停止轉場,將牲畜安放在山麓地帶,當地人俗稱“冬窩子”,在冬窩子里面越冬,一是可以避風,二是有水源。

  在轉場中,馬作為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其作用不言而喻。唯有你看過轉場的場景,你才會真正理解新疆牧民對馬的那種情感。

圖片

阿爾達克·拜斯汗攝

圖片

阿爾達克·拜斯汗攝

 ?。ㄕ暇庉嫞何航瓭?內容素材來源于天山網、新疆是個好地方微信公眾號、福海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 崔導勝 姜嵐 馬新玲 ]
相關閱讀

金秋九月 牧民轉場忙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昌吉市:牲畜秋季轉場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2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eui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 版權所有